【背景链接】
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媒体购物专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第24期通报,50多种药品、保健品出现在涉嫌虚假的购物广告中,其中包括三九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产品。一些文体名人,也参与或者主持了虚假电视购物广告
遗憾的是,法律有了,但粗线条的立法并没能治住广告代言中的乱象。赤裸裸的吆喝式广告没了,升级版的植入式养生科普广告来了。有人说,虚假广告的个案处理结果很容易成为标杆,消费者胜诉会带来系列衍生后果,这让广告主、广告经营者、地方政府、甚至法院都难受其重。但问题是,所谓“市场稳定”,该不该以消费者权益受侵害为代价呢?明知虚假代言而不管不问,于是,当名人虚假代言违法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,忽悠广告自然越发前赴后继。
无论从构建法治市场框架而言,还是从保障消费权益来说,名人虚假广告都不能继续睁眼闭眼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媒购委的通报,何尝不是有理有据的举报信呢?接下来,就看制度的板子能否公平正义地惩戒广告中的失范行为了。